创业宝典创业学堂

父亲的小屋

本文已影响 3.23K人 

父亲的小屋

作者 | 姚中华

父亲健在的时候,我回老家去看他。他站在他居住的小屋前,努力挺直有些佝偻的身子,不停地向远处张望,满是皱纹的脸上挂着微笑,用一种不轻易流露的惊喜迎接着子女们的归来。此时,他身后那间低矮的小屋也仿佛笼罩一层特殊的光晕,让我从心底感到一种温暖,一种久违的亲切······这几乎是我每次回去都会出现的场景。如今,时光将它定格成一幅永恒的画面,留在我的记忆里。

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庄稼人,一辈子勤劳、简朴,尽管带着我们兄弟姐妹无数次冲破生活的藩篱,却一直向往着过一种简简单单的生活。母亲去世后,他不顾我们的劝说,毅然选择一个人独自生活,我不知道他是真的不想拖累我们,还是在操劳一生后,想有一个清净的归所,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我们说服不了他,只好遵从他的意愿。那时,小弟在乡下盖起了一幢漂亮的楼房,我们在楼房旁为他盖起了两间小屋。小屋很简陋,普通的砖瓦,墙面用水泥简单进行粉刷,屋内也没有作任何装修,房檐上的木料散发出树木的味道。父亲却对小屋十分中意,他把两间小屋一间当作卧室,一间用作厨房兼客厅,又在屋前载了几棵冬青树。简朴的小屋有了几分生机。

父亲的小屋 第2张

岁月在父亲身上一天天雕刻着衰老,我们的挂念和担忧也与日俱增。每次给他打电话,在询问他身体情况之后,有意无意问起那间为他遮风挡雨的小屋。说起小屋,父亲立刻提高了嗓音,对我说,小屋好着呢,很清静,不透风、不漏雨,冬暖夏凉!每当听他带着满足的口吻说这些话时,我总觉得鼻子隐隐发酸。在我记忆里,父亲一生盖了几次房屋,从最早的土墙茅草房,到土墙瓦房,再到后来砖墙瓦房,因为子女多,房子盖得虽然宽大,却难掩贫穷和窘迫,即便是他最后为我们盖起的那座砖墙瓦房,也是冬天漏风,夏天漏雨,房顶上露出的缝隙,在屋里就能看到天空的亮光。父亲的无奈时时挂在脸上。我知道,为子女盖起不漏风、不漏雨的房子,一直是他隐藏在心中多少年的心愿。父亲对一间简陋小屋流露出的满足,让我们这些居住在城市高楼大厦中的子女们常常无言以对,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萦绕在心头。

小屋是父亲人生旅途最后的栖所,也是我们身在他乡的子女们意念中的“家”。每到逢年过节,总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心情想回到那个家,回到那间小屋。一到年底,父亲便在他的小屋里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期盼着我们的到来。他把小屋打扫得干干净净,收拾得整洁利索,房檐下挂满了腊肉、香肠,水缸里浸泡着洁白的年糕,碗橱里放着他早已准备好的菜肴。每当我们踏进家门的时候,他总要把一盆早已煮好、热了又热的五香茶蛋端上饭桌,按照小时候过年的风俗执意让我们吃。茶蛋的香味伴着炉灶里尚未熄灭的柴草的味道,弥漫在小屋里,也浸透到我心里,那是一种只有在父母身边才能体会到的家的味道。

子女们回家的时候,是父亲最开心的时候,也是他的小屋最热闹的时候。一张简陋的饭桌被他擦得油光程亮,几只矮小的方凳整齐地摆放在桌旁,似乎还能让我们找到儿时的快乐和温暖。饭菜端上来的时候,父亲吃得很少,静静坐在一旁,看着我们兄弟姐妹一边吃饭,一边叽叽喳喳地聊着。我们怕短暂的相聚后,即将到来的离别会引起他的伤感,于是故意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大声说笑。父亲也笑,但我分明察觉到他眼角边闪动着一丝隐隐的泪光。

父亲的小屋 第3张

那一年正月刚过完,父亲感到身体有些不适,在城里大哥家住了几日后,忽然像有什么心事似的,火急火燎要回家,回到他的小屋。大哥同他打趣地说,就那两间小屋,还担心什么值钱的东西被别人偷走不成?大哥最终还是没能劝住父亲,只好把他送回乡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父亲在从城里回到小屋第二天,突然摔倒,从此永远离开了我们,也离开陪伴他近十年的小屋。

父亲走后,小屋失去主人呵护,成了真正的空巢,在晨光和暮霭中茕茕孑立,只有屋前那几棵冬青树一年比一年茂盛,似乎以一种姿势,盼望着主人的归来。每次回老家,尽管父亲永远不会再出现在小屋前,可是我们依然要来到小屋旁,默默回味着从前的一切。小屋传递给我们的是一份凄凉、一份永远的怀念与哀伤,我们却不忍心拆除它,它是一段难忘岁月的见证,更是我们心灵的一种寄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