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工作计划

金融工作计划

本文已影响 2.29W人 

篇一:区金融办明确2017年工作思路

金融工作计划

区金融办明确2017年工作思路。一是加快构建融资服务体系与平台。初步形成企业融资需求对接服务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帮助企业实现投融资超过2亿元;引导搭建政府与金融机构融资合作战略联盟,推动建设市场化运营的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二是深化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培育和融资服务。探索建立科创企业市场化评价机制,试点向企业委派“科创企业融资导师”、“成长型企业资本导航顾问”以及“载体(楼宇)和产业链企业集群融资服务专员”,引进首轮投资股权投资机构;扶持企业辅导上市2家,在地基金规模达到27.5亿元。三是推进特色载体建设。启动中山南路-洪武南路金融特色街区城市设计和白下路金融产业集聚带生产力布局规划研究,启动建设1个金融特色载体;新引进各类金融机构6家,重点引进金融外包服务和金融中介机构60家。四是强化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实地走访和专项检查,接入省市监管信息平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篇二:2017年金融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2017年市金融办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树立“抓金融、促发展”理念,强化“大融资、大金融”意识,坚持以社会融资总量为中间目标,坚持充分发挥金融支撑功能和发展壮大金融业并重,坚持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举,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千方百计扩大社会融资总量,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总体目标

实现社会融资总量300亿元,其中市内外银行信贷增幅超全省平均水平。力争1户企业上市成功过会,2户以上企业进入上市辅导阶段,10户以上企业进入重点培育阶段。新引进一家以上股份制银行进入筹建实质阶段。基本完成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实现新开业小额贷款公司2家以上,新增贷款投放超25亿元。实现融资性担保公司累计贷款担保额突破100亿元。

二、重点任务

(一)努力扩大银行有效信贷投放

坚持“有扶有控”,增强执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银行主渠道作用,努力扩大信贷规模,同时注重灵活运用新型融资工具,利用银行综合金融服务优势,持续加大有效信贷投放,力争2017年市内外银行新增贷款不低于上年,其中市内银行新增贷款不低于130亿元,贷款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全力争份额抢规模。继续实行信贷投放目标管理,加大信贷考核力度。年初市金融办将会同市人行、银监局,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信贷投放目标任务,分解到各行社,实行月考核月通报和季分析调度制度,并作为硬指标,列入年终对各金融机构信贷考核。进一步引导、激励各行社早投放、多投放。激励各金融机构及早谋划,积极向总分行争取政策和信贷倾斜支持,多跑省行跑总行,力求多争份额多抢规模,做大信贷资源“总盘子”。强化分析调度,加大与金融机构协调联动,采取形势分析会、“窗口指导”、项目对接调度、进展通报等形式,强化常态和动态对接,及时介绍最新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通报全市重大项目进展、企业资金需求和信贷投放进度,提前谋划、及早对接、牢牢把握每一阶段信贷投放的主动权。

2、加大银企对接力度。坚持早对接、密集对接,年初及早制定全年银政企对接一揽子活动计划和工作方案。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发展战略、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全年组织4次以上大型银政企对接以及股份制银行滁州行等主题活动。注重突出特色,根据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分层次组织系列“小规模、分专业、见实效”的专题对接活动。综合利用滁州金融网、人行征信、发改委项目和经委企业管理等系统,利用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第一时间收集发布更新信息,畅通部门与银行、担保以及企业之间对接渠道,动态对接。进一步扩大对接范围,积极邀请各类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租赁、担保、小贷等金融投资机构参与,进一步扩大融资合作面,以此促进业务合作,推动机构引进。

3、以项目为龙头,积极扩大信贷增长空间。会同市人行、银监局和发改委、经信委等经济主管部门密切配合,重点围绕美好新滁城建设、苏滁产业园、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承接产业转移等重大项目以及企业资金需求情况,抓紧编制、储备、对接项目,抓紧启动新一轮与金融机构项目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主线确定投资主线和信贷切入点,以项目为抓手,按照银行信贷要求,完善前期手续。及时督查和通报项目对接进展,全力落实项目合作成果,突出重点,以重大项目争份额,努力扩大信贷空间。

4、大力拓展银行表外融资规模。银行表外融资是当前形势下企业融资较为灵活简便和现实有效的方式。鼓励金融机构综合利用各类信贷替代工具,开发信贷替代产品,积极推进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保理、理财产品、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结构化融资等表外融资业务,加大对地方经济实际投放力度。将表外融资量作为软指标,列入年终对各金融机构信贷考核。

5、充分发挥综合金融工具融资功能。鼓励各金融机构积极争取总行旗下的证券、信托、租赁、基金、保险等控股公司的多牌照金融资源支持,综合利用多种金融工具,发挥“投贷债租证”综合优势,采取“信贷+基金”、融资租赁、股权融资、贷投合作、直投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

6、加大与市外银行的合作力度。进一步深化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采取更为灵活有效的合作模式,吸引其持续扩大对我市城市建设领域的信贷支持。推进与进出口银行的深度对接,重点推动外向型经济和进出口企业与进出口银行的融资合作力度。积极推进与市外各类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外资银行的融资合作,利用其机制灵活、产品新颖、模式多样优势,重点加大对我市成长型、科技创新型企业和优势集群集聚产业上下游优质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力争2017年市外金融机构来滁投放超30亿元。

(二)大力推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1、加快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思路和“优选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工作步骤,进一步健全企业上市推进机制,全力帮扶引导,持续保持我市企业上市的强劲势头,力求企业上市首发和再融资不断取得新突破。力争实现扬子木业上市过会。对已进入辅导期的拟上市企业,一企一策,全力推进,对具备条件、有上市意愿的各类企业,将尽快纳入市级后备资源库,重点筛选2-4家企业,政策倾斜,重点培育,力争有更多的企业进入省级资源库,享受省级优惠政策。不断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采取专家授课、机构辅导、舆论宣传等方式,加速后备企业上市进程,大力培植上市资源。

2、积极推进债券融资。抓住国家加大企业债券发行力度、简化审批程序的有利进机,积极创造条件,以城建、交通、能源、高新技术等收益相对稳定、风险较小的行业为重点,鼓励和引导全市已上市公司、国有骨干企业和大企业发债。支持市开发区同创公司发行企业债券。

3、积极推进票据融资。抓住国家扩大直接融资的机遇,市金融办将会同市人行、市经委和各金融机构,加大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对接沟通,充分利用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帮助企业到银行间市场融资。认真筛选直接债务融资目标培育企业,鼓励上市公司、大企业和重点骨干企业到银行间市场发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融资,并以此腾出信贷规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4、积极扩大信托融资。市金融办将主动帮助企业加强与省内外信托公司的业务合作,设计适合不同企业和项目的相应信托产品,通过信托贷款、信托股权投资、其他权益类投资等方式引入信托资金,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对受贷款规模、准入条件等制约无法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的项目、工程和企业予以支持,不断扩大信托融资量。

5、大力发展租赁融资。加强与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及银行控股租赁公司的合作,支持租赁公司通过售后回租方式盘活在建项目的各类资产。鼓励企业通过直接租赁、转租赁、委托租赁等手段进行融资。

(三)完善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增强金融支撑能力

1、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力度。以在皖设立分支机构的各类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和城商行为重点,加大引进力度,推动签订引进战略合作协议,及时掌握其网络布点规划信息和国家金融监管政策导向,畅通引进绿色服务通道,强化引进工作领导组和推进协调组职能,明确任务,责任分解到人,全程跟踪推进。会同市银监局、市人行,积极跟进、主动服务,全力构建引进金融机构绿色服务通道。积极引进市外金融机构。全力推进股份制银行分支机构设立工作,力争再引进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2、鼓励村镇银行开设分支行。支持优质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成为村镇银行,鼓励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在乡镇设立分支机构。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鼓励村镇银行与商业银行错位竞争,引导其立足县域和“三农”搞好金融服务。

3、全面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全力推动凤阳农村信用联社改制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完成来安联社改制为农商行工作。加快天长、明光、全椒农合行改制为农商行步伐。吸引优质社会资本参与到改制过程中,提升农商行的服务水平,支持绩优农商行上市,充分发挥服务“三农”主力军作用。

4、规范有序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认真落实省政府“控制数量,提升质量,合理布局,防范风险”的要求,坚持组建与规范并重,积极扩大试点成果,鼓励各类资本实力强的大企业发起设立,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力争2017年再获批筹建开业2家以上小额贷款公司。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小贷公司规范经营、强化风险防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小贷公司不断提升管理水平,降低利率和成本,其进一步发挥好在缓解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融资难中的积极作用,真正成为金融支持县域和“三农”的有益补充。

5、加快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坚持融资性担保行业强化社会责任和实行可持续发展并举,逐步建立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市县两级担保体系,发挥政府主导融资性机构的主力军作用,坚持市场化运作,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充实资本实力,立足服务中小企业,创新融资担保方式,充分利用和发挥好政府信用和财政性资金杠杆作用,不断提升融资担保能力,扩大担保融资量,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担保融资发挥好服务作用。努力做好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防范工作。力争2017年累计贷款担保额超百亿元。

6、促进投融资平台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支持和推动市城投公司做大做强,建立投融资平台与财政、土地联动,资金“借用还”良性循环的运作机制,通过整合资源、盘活存量、收储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全额返还等方式,不断充实资本金,壮大资产规模,优化资产结构,持续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提升平台经营获益能力。走出一条“在融资中实现投资,以投资保障融资”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更好地发挥政府投融资主力军作用。

7、积极吸引基金投资。扶持和引导浚源基金加大投资力度,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发挥示范效应,以此带动更多投资机构对我市企业和项目开展投资。认真总结浚源基金设立经验,继续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加大政策扶持和对接引进力度,积极承接资本转移,吸引更多的股权投资基金、风投、创投基金来我市开展风险投资,支持企业战略重组,壮大规模,提升实力,做大做强。

篇三:海淀区金融办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计划

2012年,区金融办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为目标,围绕“拓空间、聚机构、促创新、强管理”工作思路,推动科技金融工作再创佳绩。现将我办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12年工作总结

(一)科技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一是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与北京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意见》(京政发[2012]23号)。提出以中关村核心区为基础,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功能区。为落实意见精神,在中关村管委会的支持下,“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在中关村西区挂牌。二是创新新型金融机构政策,支持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我区与中关村管委会等单位联合出台的《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融资租赁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三是围绕“政策助金融发展、金融促企业融资”思路,形成新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发布《海淀区促进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支持办法》及申报指南。四是优化我区创投引导基金运作模式,提升运作效率,按照“准确定位阶段、聚焦重点行业”的原则,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资于我区重点产业的早中期企业。

(二)重点金融机构聚集效应明显。我办成立金融机构聚集工作小组,配合我区税源建设工作和重点企业引进工作,同时通过举办全球PE北京论坛、驻区金融机构联谊会等活动增进与机构沟通了解,加大力度吸引金融机构落户海淀,重点金融机构聚集效应明显。

(三)中小微企业融资工作取得全面进展。一是进一步完善了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政策体系。与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共同组织了北京市中小微企业融资对接会暨海淀区科技金融政策发布会,向中小微企业宣传我区支持融资相关政策。二是初步搭建并发布了海淀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构建金融产品链。借助中技所、软交所、全球网以及软件园等市场化融资平台,促进融资环境优化,实现资本与项目有效对接。三是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支持力度,加速聚集专营机构,打造小微企业信贷服务链。民生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和鑫泰小额贷款公司中小企业专营机构相继挂牌,使我区专营机构总数达到了16家。

(四)促进上市工作取得新成效。召开“海淀区促进企业上市联席会议2012年第一次会议”,停滞两年的培育期企业支持资金落实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举办了海淀区第十一次政企早餐会暨2012年海淀区拟上市企业第一次早餐会。深化与交易所的合作,区政府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募投项目沟通会机制,做好已上市公司募投项目的落地服务工作。成立了“海淀区促进企业上市服务机构联盟”,召开了第一次会员会议。举办了有针对性的企业上市培训、专题辅导11场,参会企业超过700家次。走访调研拟上市企业60家,发挥区促进企业上市联席会议机制的作用协调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15件次。认真做好2012年上市专项资金的受理审核工作。本年我区新增A股上市公司11家,新三板挂牌公司37家,上市、挂牌公司累计达251家,总量在北京地区占比超过一半。

(五)要素市场建设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四板市场落地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四板市场)正式成立落户我区。二是加强对要素市场的监管和服务。协助市金融局对四家驻区交易场所以及两家外埠驻京交易场所分支机构开展现场检查。北京国际葡萄酒交易所电子交易系统正式上线。

二、2017年工作计划

2017年区金融办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做好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配套落实工作为重点,以促进重点金融机构落地为主线,以打造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抓手,以机制建设推动融资创新为保障,全面提高金融工作服务水平。

(一)借助各方力量,推动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

《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意见》出台,为我区下一步开展科技金融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区将抓住有利的条件,利用各方力量推动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

1.联合市级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创新政策先行先试

一是加强与中关村管委会沟通,我区与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共同起草落实方案并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明确我区地位和作用。二是加强与市金融工作局沟通,跟踪市局在创新试点的调研和方案制定,争取创新政策在我区先行先试。

2.推动金融功能区建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一是积极维护中关村西区业已形成的科技金融业态和金融资源聚集优势,以中关村PE大厦和金融大厦为核心,不断拓展辐射范围,打造国家科技金融功能区。二是启动国家科技金融功能区规划建设研究,以西直门外科技金融商务区和中关村西区等重点地区为基础,分阶段推动国家科技金融功能区建设,拓展科技金融产业发展空间。

3.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力度推动四板市场建设

一是积极支持四板市场在我区开展业务,研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二是联合保荐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宣传,加快培育首批在股权中心挂牌的企业,提高交易活跃度。

4.促进金融产业发展,完善配套服务体系

一是落实区政府“1+10”政策体系,加大金融机构吸引力度。二是进一步完善金融产业发展政策。三是加大金融机构走访力度,变财政招商为服务招商。

(二)搭建融资服务对接平台,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

一是配合北京市经信委推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海淀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二是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科技保险、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中小微企业信贷链条,加强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科技金融创新。三是推进政银企对接,突破小微企业融资门槛,支持小微企业贷款产品的推广。四是强化服务式管理,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合规经营,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

(三)做好各项服务对接工作,促进企业上市进程

一是进一步完善企业上市工作的服务体系,加强与监管部门、指导部门的联系沟通,充分发挥区促进企业上市联席会议机制的作用,加强上市工作的横向与纵向合作。二是把上市工作与四板市场建设工作有机结合,引导企业通过在四板市场挂牌健全公司治理、规范运作,加速上市进程,使四板市场成为企业上市的蓄水池,打造企业上市资源梯队。三是配合做好上市公司的服务工作,协助引导上市公司募投项目、募集资金落地海淀,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参与资本市场金融创新。

(四)加快股权投资业发展,打造全国性股权投资中心

一是大力吸引各类产业投资、股权投资和券商直投基金落户,并服务区域实体经济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投资引领作用,鼓励各类风险投资、天使投资机构投资我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三是着力构建投资机构和科技企业的对接交流平台,发挥中关村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等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股权投资业健康良性发展。

(五)完善金融机构联席会议机制,形成委办局和街道服务合力,支持驻区金融机构发展

一是完善海淀区金融机构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协调处理重点金融机构提出的重大疑难问题。二是加强与驻京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协会组织的联系机制建设,打造为金融机构服务的第二通道。三是与相关委办局形成服务联动机制,压缩重点金融机构服务时间,提高服务效率。四是细化金融机构落地服务机制,与街道、镇形成服务金融机构落地衔接配合。五是变财政招商为服务招商,形成以财务公司和新型金融机构为特点的区域地位,通过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服务吸引金融机构加速聚集。

篇四:岳塘区福星金融商务区2017年工作思路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2017年将进一步提升福星金融商务区发展规划,大力招商引进金融机构总部、高端商务、大型综合体入驻金融商务区,加大开发建设进程,让金融商务中心初具规模。2017年,我们将着力做好一下几方面工作:

一、措施及目标

1、积极争取市政府出台关于福星金融商务区的优惠政策。加强与市级相关部门的衔接,争取在2017年1月份出台市级优惠政策。以优惠政策吸引招商,为入驻企业争取更多的实惠,增强投资吸引力。

2、抓好规划编制。为进一步优化提升片区产业结构和城市品味,将对《湘潭中路两厢区域控制性详规》进行提升,力争在2017年通过评审,加强规划引领,确保符合金融商务区功能定位要求,使片区开发建设有规划可依。督促具体项目业主单位严格按照详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具体项目的规划设计。

3、加大招商力度。一是策划包装一批招商引资项目,依托现有招商资源存量,走访本土银行机构,争取总部入驻,特别是积极跟进农业银行;对新成立的股份制外来银行充分发挥现有入驻金融机构的聚集带动作用以及媒体宣传效益,扩大福星金融商务区影响力,吸引招商。二是有针对、有目的组织外出招商、以商招商,主动对接一批优质项目。三是在条件成熟的时机,策划举办一个大型签约仪式,届时邀请省市金融机构参加,扩大福星金融商务区的知名度。四是着力打造优良的招商环境,在全区干部中树立开放招商、主动服务的思想观念,营造重商、爱商、亲商、扶商的良好氛围;精心优化政务环境,区本级大力整治规范审批项目,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同时请求市级在不违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对福星金融商务区的项目给予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绿色通道。2017年力争策划包装项目3个,引进金融机构及金融服务企业10家以上,进一步增强福星金融商务区发展后劲。

4、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加快项目的拆迁进度,整理一批土地。加快豪布斯卡广场、望湖小区、福星村安置区二期、福星统征地、原仪器仪表厂等5个项目的拆迁进度,争取早日净地上市;二是加大项目的策划力度,储备一批项目。积极与项目投资业主衔接,及时掌握信息,2017年力争策划、储备一批项目;三是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建成一批项目。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确保2017年内项目竣工。一品阳光、德仁聚星城A座项目完成装修并投入使用;开工建设豪布斯卡广场(HOPSCA)和德仁聚星城B座2个大型综合体;借力民间资本,探索回报模式,启动宝塔公园项目,激活福星金融商务区这一重要功能板块;拉通福星东路,启动月华路,加强与沿江风光带、市政中心区等功能板块对接。2017年区域内力争完成投资8亿元以上。

5、完善协调服务。大力宣传福星金融商务区的开发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效应性,使福星金融商务区的工作得到省市区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做好横向、纵向的协调服务。积极与上级各相关部门对接,争取他们的支持,同时,为入驻企业做好服务,在手续办理及政策兑现等方面给投资商提供便利。

二、存在的问题

1、优惠政策的问题。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福星金融商务区建设的优惠政策(送审稿)》,从起草开始已历时1年零4个月,前后经过9次大的修改,召开相关征求意见会10余次,并多次提交市政府有关会议讨论,我们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和协调,但由于市级相关部门思想不能统一,迟迟未获通过。而现有的岳塘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福星金融商务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权威度不够,吸引力不强,对金融商务区招商引资推动作用不大。为此,我们肯请市委、市政府能够协调统一各部门意见并再次召开会议,尽快审议通过支持福星金融商务区发展的优惠政策。

2、片区规划的问题。《福星中路两厢区域控制性详规》原方案编制时间为2010年上半年,2011年福星金融商务区成立以后,片区产业布局、功能定位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为此我们多次征求相关各方意见,对原控制性详规进行修改。为使该控制性详规重新修订出台,我们同样做了大量工作,但规划成果仍难满足要求。为此,我们恳请市级尽快出台片区控制性详规。

3、路网建设的问题。根据《湘潭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湘潭市城市中心区以北地区控制性详规》及《湘潭集约用地示范片区规划》,福星金融商务区范围内规划有月华北路、福星东路,其中月华北路连接河东大道与福星中路,福星东路连接双拥北路与集约用地示范片。拉通这两条道路对于提升福星金融商务区乃至河东地区的交通能力,促进区域纵深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目前投资建设模式尚未确定,两条道路建设无法开工。为此,我们请求市政府尽快启动月华北路、福星东路建设。

4、前期手续办理的问题。目前,存在国有土地立项报批征收手续办理难的问题。原仪器仪表厂拆迁项目立项未批准、德仁聚星城二期用地范围内有1.42亩土地是市城建投的回报用地,至今土地未整理、红旗小学扩规后选址未定、福星国际金融中心项目减免基础设施配套费的手续办理未到位。上述因素导致项目无法开工建设和影响项目建设进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