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大全QQ空间日志

清明:我有一壶酒,可否慰英灵?

本文已影响 2.02W人 

清明:我有一壶酒,可否慰英灵?

清明传说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他国。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无力前行。

随臣找不到充饥之物,万分焦急,此时介子推走到僻静处,割其腿之肉,煮之,端给晋公子喝了。待,重耳体力恢复,得知介子推割其腿之肉,痛感泪下。

十九年后,晋文公登上皇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记介子推。很多人为其鸣不平,劝其面君讨赏。

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之人,便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之,羞愧莫及,便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

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

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我有一壶酒,可否慰英灵? 第2张

清明习俗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

“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唐代以来逐渐合并于清明,《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我有一壶酒,可否慰英灵? 第3张

插柳

插柳的风俗,是为了清明与柳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之说,以预报天气。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插柳、戴柳以辟邪。

清明:我有一壶酒,可否慰英灵? 第4张

戴柳

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提到,清明时节“家家插柳满檐,青茜可爱,男女或戴之”。

民间谚语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来世变猪狗。”说明戴柳有辟邪功用,清明戴柳之俗遍见各地。

清明:我有一壶酒,可否慰英灵? 第5张

放风筝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我有一壶酒,可否慰英灵? 第6张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清明:我有一壶酒,可否慰英灵? 第7张

荡秋千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清明:我有一壶酒,可否慰英灵? 第8张

植树

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清明植树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清明:我有一壶酒,可否慰英灵? 第9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