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读后感

读《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有感2篇

本文已影响 1.26W人 

读《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有感2篇

读《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有感2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有感1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如何使教育具有科学性、艺术性?这就需要教育者遵循基本的教育原则,更需要教育者的智慧。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当代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他指出,教育艺术的核心是爱。现实中我们需要警惕许多教育失败之例也正是在爱的名义下产生的。有许多教师与家长可以说是全心全意地在“爱”着孩子,但孩子却要努力拒绝或摆脱这种“爱”,原因就在于教师与家长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或者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关怀。这种“关怀强迫症”让爱成了负担。而真爱,对孩子来说,是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的理智的爱。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书中,孙云晓提出了101条教育建议,有些读来颇有振聋发聩之感。

别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这可能是我们的教育中需要深切反省的,世上都没有两片完全同样的叶子,更何况是孩子?而我们的教育往往太追求整齐划一,求同却不存异。许多孩子有与别人不一样之处,往往被视为缺点,须知那可能正是特点所在。所以教育者要有眼力尊重孩子的特点,看到差别,而不是将其磨光、磨平。童话大王郑渊洁说,合格教师和父母的标志,是发现孩子的优点,告诉他什么地方行,而不合格的教师和父母的标志,是发现孩子的缺点,告诉他什么地方不行。教育其实是一种发现,教育者需要有发现与赏识不同孩子不同特点、优点的智慧。

许多家长与教师虽然天天与孩子在一起,其实并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经常出现“身在咫尺,心隔天涯”的.状况。如果教育不能走进内心,那所有的语重心长都只能是一种说教。现在有个性的孩子越来越多,敢于说“不”的也不在少数。保持商量的口吻,而非权威式的命令,这才是教育者的智慧,因为有沟通才能有信任,有信任才有教育。

宽容有时比惩罚更有力。孩子犯错,不应该急急忙忙祭出惩罚的尺子。更不应该使用“软暴力”进行讽刺、打击,这可能比惩罚更要不得。其实孩子正是在犯错误中认识世界,走向成熟并成人的,作为教育者,需要从心底宽容孩子的过错。陶行知著名的“四块糖果”的故事其实已经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教育正是这水的载歌载舞。

读《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有感2

我有幸拜读了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的著作——《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书,读完此书受益匪浅。本书提出了真爱的核心概念。所谓真爱,就是把孩子当作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是纯粹的、理智的爱。作者提出,教育的本质就是唤醒,是解放,是发现,是选择,具体表现为先进的教育观念与科学的教育方法。每个教育工作者,可能都会去关注学生,都会去爱他们的学生,但是否方法得当,是否是孩子想要的,是否是真爱呢?我想,读了这本书后很多问题都引起了我的思考,以下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培养健康人格

记得20xx年有过这样一则报道:浙江金华的一个高中生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原因竟是不能忍受母亲的唠叨。然而,这简单的动机背景却是因为他担负不了母亲那沉甸甸的期望——必须考进班里的前10名。在压抑和疯狂中,他走向了极端。这个惨案引起的反响是巨大的,十五年过去了,至今依然发人深思。可见,教育孩子绝不能仅看到分数,更重要的是注重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

孙云晓说 :“要把教育孩子做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父母和老师都应该有这种自觉性,教孩子学习重要,教孩子做人更重要。”大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平时教学工作中,我牢记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我常对学生讲:要成才,先成人!教孩子做人,讲多少大道理都是空的,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孩子是看着成年人的背影长大的,不光老师是学生生活的一面镜子,所有的成人都应该做好孩子们的表率。成人身上的品质,无论优劣,都会影响孩子。因此,我要更加牢记另一四字真言——为人师表!我要用我的高尚的品德和规范的言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做人的真谛!

  二、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

倾听孩子的诉说,也是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这不是纵容孩子的行为,也不能视做听任孩子的狡辩,这也是一种教育艺术。给孩子倾诉的机会,他们才会觉得被平等对待,也才会有什么事都会愿意跟你交流,倾诉。如果一遇到问题,连给孩子解释的机会都没有,那怎么能让孩子信服

永远保持商量的口吻。也就是说,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不论是师生关系,还是父母与子女关系,都要遵从平等相待的共处原则。也就是说,处理事情要有个商量的口吻,而不是发号施令,使用体罚甚至是暴力。

给孩子反省的机会。当孩子犯了错误,一定不要打孩子。“打孩子是最无力的教育”。让孩子自己谈谈自己错在那里,给孩子表达自己意见和反省的机会,用爱包容和爱去感化孩子的内心世界。

要给孩子倾诉和解释的机会。当孩子犯了错误,不要立刻给予批评。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给孩子倾诉和解释的机会,因为孩子是人,有自己的情感与性格,当他觉得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他就会有情绪。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站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在了解清楚之后,再给一个客观的评价,给他一个信服的理由。长此下去,孩子也会愿意和你沟通,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将来也更愿意听取你的意见与建议。

耐心倾听孩子的倾诉。倾听孩子的倾诉有几大好处:第一,有利于开启孩子的小心灵之门,有利于教育者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与感受,使得教育更加有的放矢;第二,有利于孩子不良情绪的宣泄,及时给孩子排忧解难;第三,有利于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与交往能力,培养孩子为人处事,及其健康的心态。

  三、让孩子懂得感恩

这条建议给我的感触很大。文章中给我们讲了一个鱼头鱼尾的小故事。现在,我们能经常听到父母埋怨孩子不懂事。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一味的索取,却不懂得回报。甚至有些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东西,总想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尽管父母付出很多代价,但孩子却觉得就应该拥有。所以让我们放开手,不要对孩子付出太多、干预太多,不要为孩子“打理”一切事务,并且经常给孩子讲一讲我们工作的艰辛。那么我想我们的孩子们会在体谅和感恩中渐渐长大。

  四、有时候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作为教师,我们每天和孩子们打交道,孩子们总会“制造”出惹人生气的事。如果我们一味的批评说教,有时会适得其反。所以宽容有时候比惩罚更有力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为孩子的错误行为找出合适的理由,让孩子又有台阶下。并且孙云晓认为首先还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在此基础上给孩子提出希望,告诉他今后努力的方向。而反复性是孩子的特点之一,是其心智发展不成熟的必然反映。因此“宽容不是一次性的行为,不能因为孩子又犯了错就不再宽容了”。

另外,我相信孩子也会理解你的宽容,并且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会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别人,这难道不就是我们家长、老师所期望的吗?用爱浇灌,用敬业耕耘,用执着守护,用宽容修复。这样,我们离真爱还会远吗?真爱才是教育的唯一秘诀,我将精心打造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时时牢记英雄形象,以教师完美的人格,去点燃孩子心灵的火花,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的理想和高尚的美德。

总之,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成长,把孩子看成成长中的人。正如陈老师所说:“教育常常是三分教七分等,我们要在等待与帮助中让孩子成长”。教育是个伟大而又艰巨的课题,那么,教育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很多很多,但是有一个重要的秘诀,我们教育者不能不掌握,那就是——真爱。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将用自己的热情和思考去努力实现一名老师的理想,用真爱去唤醒孩子成长的渴望,用真爱去教育孩子,感化孩子,引导孩子,让孩子在快乐、激情与梦想中健康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