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读后感

自传的读后感

本文已影响 1.36W人 

自传的读后感

自传的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传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传的读后感1

20XX年的一天,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声,在20世纪末的婴儿名单中又多了一个我。我就是那传说中的跨世纪少年,也就人们口中的XX后。我叫任丽,出生在济宁的一家医院里。岁月飞逝,我已在人生的旅途中经历了XX个春夏秋冬了。

自出生以来我就沐浴在爸爸妈妈无私的爱河中。被爸爸妈妈无理由的溺爱着。在我的生活中没有“不”这个字眼。我的字典里也没有“挫折”俩字。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养成了自私任性不懂事的性格。虽然在溺爱中成长,但我的性格却没有那些被溺爱着的孩子的一丝气息。

我从小就是一个好脾气的乖乖女。从不计较别人过错,但因此容易受欺负。记得那时小学3年级的时候,因被嫉妒买了个漂亮的发卡,而平白无故的被班上的“母老虎”挖破了脸。“啊”随着我一声尖叫,脸上立刻出现了两道被她划伤的疤。我立刻哭了起来。过了一会,班主任气冲冲的朝着我们走来了。经过一番询问老师搞清了来龙去脉,责骂了那个同学。然后很温和地擦去我眼角的泪,说:“以后受欺负跟老师说”。我却说:“老师,没事,我比她大,我是她姐姐,应该让着她。你不是说不让妹妹的姐姐不是好孩子吗?我还是好孩子吗?”老师听后,连忙点头。

我虽然是个好脾气的孩子,但不意味着我就是一只任人宰割的小绵羊。对于那种原则的性的问题,我确实十分认真的。

那次期中考试,我不经意间发现了前面的两位同学作弊。我当时很愤怒,但没有鲁莽的举手告老师,我先写了一个小字条给他提醒他。没想到他不知好歹地会给我:“敢告老师,放学让你难堪”。我气坏了,还敢威胁我,怒火一下冒了三丈。于是气势汹汹地“拍桌而起”,当场向老师高发他们。

这就是我,一个好脾气的我,同事又是一个严肃的一丝不苟的我。

时间飞快的流逝,XX个年头从我手中飞走。在这15年里,世事变化很大,但我的性格没变,依旧是当初的我,独一无二的我。

  自传的读后感2

你们认识林丹吧!12年的国手生涯,林丹创造了属于他的不可撼动的王朝: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汤姆斯杯、苏迪曼杯、全英赛、亚锦赛、亚运会冠军集一身的“超级大满贯”,多达17项的世界冠军头衔,世界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卫冕奥运会男单羽毛球冠军的选手……这一切注定了他是一部传奇。

“不是你今天感觉不好,就可以随随便便输掉的。”这是林丹的自传《直到世界尽头》封面的一句话,也是他多年羽毛球生涯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书中,林丹讲述了他自己在传奇背后的历程,告诉我们他只是一个普通小伙子,种种的成功都和苦与痛密不可分。

林丹年轻时被解放军队选中,寒冷的冬天随军军训,二十四小时只有冷水,生活很艰苦,他能挺过来。初入国家队,队里高手云集,林丹常被别人看不起,特别是打比赛输给名不见经传的对手,还要被教练痛骂。林丹还因在训练时发脾气、耍个性、摔拍子等一系列事情被国家队开除。当他有机会搭上末班车再次回到国家队后,每天只管埋头苦练,甚至吃饭都不愿意花太多时间。他失败时自我反省,成功时懂得感恩,他说:“人生一辈子就是在跟自己不断地赛跑。做真正的强者,才能融合周围的一切,让周围的人心服口服。”

“就在我思考着与你们说这些话的时候,队医正在“蹂躏”我身上的每一块肌肉。每天训练后的放松时间几乎都在一小时以上,有时疼得我不得不停下来喘口气。这些年,最了解我的就是这副身板了,因为是‘超级丹’,所以它也被要求像外星人一样无坚不摧。”我非常喜欢书中的这段话,我觉得它道出了“超级丹”这名号下所背负的身体上的极大负担,同样地也折射出其精神上的压力非同一般。

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林丹又一次战胜老对手李宗伟,蝉联奥运金牌,让人不禁再一次感慨:既生李,何生林。

看完这本书,我更加能体会到当名人是很艰难的。成名的道路上到处都是弯弯曲曲的,想要成为名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要经受各种考验、不断的努力、流出数不尽的汗水,最后才能一步一个台阶,走上通往成功的路上。

林丹,代表了一个时代,代表了一种精神。他,无可替代!

  自传的读后感3

最近在读《荣格自传》,很久以前就已经接触到过这本书的书名,而且也已经找来放在文件夹里,可是一直没有打开来读,一则是因为自己没有准备好走进一个诚实的心理学家的内心世界,再则也是没有完整一些的时间。所以一直拖到现在。

坐在凉爽的图书馆里,或者是稍有些闷热的办公室里,看着这本书,经常会忘了时间,真实情况是看得很辛苦,大脑时而会很累,甚至会出现很多幻觉——真担心自己,能不能掌控自己,掌控这一切。

书,一直在读下去,有一些我自己也是有过经历的,例如,儿时的一些不可思议的举动、梦境,还有迷惑和好奇,夹杂着一些幻觉;有一些是令我惊奇的,例如,荣格对于自己梦境的解释和对一些精神病人的治疗方式;。最突出的印象是:我被这个心理学家的诚实而感动。他对自己、对一切都是那么的诚实,他说:我追求的不是权威,是真理。

所以,我一直认真地深入地读下去。

  自传的读后感4

曾经有位作家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写了一辈子,最终免不了回到过去,写了自己的童年“。童年如同一坛成年老酒,历时越久就越觉得醇香。

看了沈从文的童年生活不免为现在的孩子而惋惜啊!几乎在孩子刚出生甚至是未出生,父母就已为孩子铺好了道路。忙于挣钱的父母把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送去幼儿园,托儿所。甚至可笑的是有传言说孩子没有幼儿园的毕业证书不让孩子上学。稍微大一点,有能力的家长就让孩子上特长班,学跳舞,学画画。小小的年纪就肩负起父母的使命,甚至许多孩子的记忆里只有学习而没有丰富的”玩“的记忆。最可怕的是高中,学生的生活单调又乏味,每天五点起床,凌晨睡觉,生活范围也仅是”教室,寝室,食堂“这样单调的`三点一线的生活。更有趣的是学生不敢在教室里大张旗鼓的看小说,杂志,就趁上厕所的室猛蹬一下,出来时一个个都一瘸一拐的。

不过我还甚是有幸,生活在九十年代的湘西的一个边远的山村。那里现代化程度低,现代化的步伐也比其他地区慢半拍。我生活之地离边城不远,人们的生活差不多,在我的记忆中还是能找到沈从文笔下湘西的风貌。腊月时,几家人相邀一起大粑粑。年轻有力的两人对站着用木锤使劲的锤石槽里的糯米,一群妇女手里擦满黄油吧糯米挤成圆团,摆在木板上,摆满了一声令下,所有孩子就跳上木板死劲的踩,直到压扁为止。

家中有个弟弟,看了沈从文的童年生活总免不了想起他。只是我那弟弟最终随波逐流,初中没毕业就成了无业游民。在我那家乡,如同弟弟经历的人更是数不胜数,他们也打架,也泅水,也偷别人家的桃儿,梨儿,逃课对他们来说更是家常便饭,染上赌博的恶习也不少。又一次,我和母亲在田里种菜,由于是秋收不久,田里空荡荡的。几个初中生躲在稻草堆里赌博,那天正好是星期天是上学的日子。当时母亲就取笑道 : ”他们那也是读书?万一输掉了这一星期该怎么过?“我只是笑,”现在你该明白为什么那是你儿子一学期在外面佘那么多账了吧!那也没什么,一代文人沈从文小时候也拿他家买菜的钱赌过博。“只是他们现在还不知且不觉,而沈从文却是先知而先觉。有时在想:不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吗 ? 却不料养的人却是千差万别。

过着沈从文童年般的生活,而沈从文却走出了湘西,走进了中国文坛,并且成为中国文坛一颗耀眼之星。沈从文一路走过与别人不同之处在于他处处做个有心人。小小年纪就充满疑问!并且自己去寻找答解,清醒的意识到”我知道的太多!所以知道的太少!有时便有点发愁,就为的是白日里太野!各处去看,各处去听!还是各处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夫身上的气味!烧碗处的土窖湘雨以后发出的气味!要我说出虽当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要我辨别却十分容易。

对于喜欢逃课的学生来说莫过于两种:一种是成绩差的,一种就是成绩好的。如沈从文所说: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稀奇,最稀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们那份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

“沿路有无数人家的桃树 , 柳树,果实全把树枝压的弯弯的!等到待我们为他们减除一份负担,还有多少黄泥田里,红萝卜大得如小猪头,没有我们吃它,赞美它,便始终委屈在那深埋。”偷东西本是一件可耻的事,而在沈从文的笔下却连偷东西都如此理直气壮,如此理所当然。沈从文的童年是许多人的童年,童年之后,却有着与众人不同的人生道路,生活总在舍弃与追求中渡过。他舍弃了令他一生回味的“美好”的童年而迈入新的生活,他舍弃了在军队中的职位而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一路上,为了寻梦,在北大当旁听生?最终成就了自己。这也许就是他与别人最大的不同。

  自传的读后感5

上午在网上关注图书,看看有什么好看的书值得读一读。逛新浪读书的时候看到了李开复的自传—《李开复唯一自传:世界因你不同》。最近网络上最火的无疑就是李开复先生辞职事件了,一下子不仅把google舆论了一把,也给李开复博士的创业项目–创新工厂做了一会宣传。

此自传写得很简单,花了2,3个小时貌似就全给读完了。所以我就认为完全是出版社协同李开复同志在此良机下的一次赚钱之举。书中对自己本身的成长仅仅用几段文章就描述完成了,更多的一点篇幅都用来描写在谷歌的4年的感受。可能也是因为作者自己最辉煌的时候就是在谷歌,从自己加入谷歌,到了解谷歌文化,以及谷歌中国发展的种种问题,无不显示出作者对这家公司的怀恋和成就。

读完之后最深刻的感觉就是谷歌是一家很伟大的公司,全都是一些天才级别的员工,公司的待遇种种无疑也是让人羡慕不已的。到时对于开复本人的心历成长倒是没有太大的印象,对于11岁就出国留学的李开复来说,整个人生都是这么的一帆风顺。在年近40之余,毅然放弃几千万美元的年薪,自己创办起公司,这一举动点燃了很多创业人的信心。不得不敬仰下,李开复是一个十分支持并关心中国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教父级人物。

在他的博客里:有一个专栏,叫开复问答,很多关于写给在学习,工作,留学中遇到困惑的解答,看完后十分受到鼓舞。

忽然突发奇想:去建立一个网站,目标客户就是诸如我们这样,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人群,在社会中遇到种种困难,矛盾时相互倾诉,在网站里寻找动力和经验,不知道有米前途呢?

  自传的读后感6

以前也接触过一些沈从文的作品,如《边城》《萧萧》。对沈从文也有一些了解。但读作品了解的还是有些片面。现读了《沈从文自传》后感触颇多。之所以与如此多的感触一般是基于我本身是湘西人。对他所写的人事都比较熟悉,容易引起共鸣。另一半是基于我对沈从文这个大山里走出去的作家的喜爱。

大山里的孩子不能像城里的孩子那样接受好的教育,但由于家庭的原因,沈从文从小就被送到学校学习,并寄予厚望。但他跟普通孩子一样,会逃课,会贪玩,会打架,甚至会比普通的孩子更顽劣,会贪玩。天天逃课,只要不上课就好。就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竟会成长出如此伟大的一个作家。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湘西当时很闭塞,人们思想愚昧,但很淳朴。他捉来了蟋蟀,店老板也会同他斗几回合。每次去赶集遇上大方的亲戚几人也能饱餐一顿牛肉。在这个老少边穷的地方,人们就过着如此粗放的生活。虽很苦。但他们却自得其乐,丝毫没有觉得很苦。反而觉得生活有滋有味。也许正是这样的生活环境才铸造了沈从文乐观的性格。以至于他在以后那些艰苦的生活中都没有叫过苦。

但他小时候看见杀人也不觉得害怕,反而会兴奋。会了也看这些事。不知道当时的人为什么会如此漠视生命。杀人死人似乎都是很平常的事。作为一个湘西人也没弄明白当时那里的人为什么不珍惜生命,在他们心中被杀似乎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沈从文在军队的日子也挺长的,跟过不同的部队,带着家人的厚望。总希望在部队有所作为,但每次都未能如愿。但幸好的是他没有因此放弃生活。抱怨生活。虽有时颓废过。但最终还是勇敢的面对,这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

那么久的军队的生活,让沈从文的生活变得很丰富。但对他后来的文学写作似乎没有什么影响。单看他的作品绝对想不到他有过军旅生活。在军队里他大部分是做一个文员。他很处理人际关系。所以他很受欢迎。沈从文在工作之余也常扮演一个大厨的身份。做的炖狗肉很受欢迎。沈从文对文学的热爱其实是与身俱来的,当他看到《辞源》的时候就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就像一个饥饿者热爱美味的事物一样。一个人的文学创作会跟后天的培养有关。但我认为天分还是占主导作用的。

“生活虽然那么糟,性情却依旧那么强,有一次因一个小小问题与那表弟吵了几句,半夜里不高兴再在他床上睡觉了,一时无处可去,就在一个养马的空屋里,爬到有甘草同干马粪香味的空马槽里睡了一夜。到了第二天去拿个包袱告辞时,两人却又讲和了。沈从文在糟糕的生活下,没有抱怨,生活的那么自然,很真实。或许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在困境下乐观面对,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

别人的人生我没有资格去评价,只能从别人的人生中去学习,学习他的乐观,他的经验,他的坦然。这就是我的一点感受。

  自传的读后感7

杰克·韦尔奇,通用电器的首席执行官。他在全球享有盛名,被誉为“美国当代最成功、最伟大的企业家”。作为通用电气历史上最年轻的CEO和董事长,从1981年上任至2001年退休,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使通用电器的市值达到4500亿美元,增长30多倍,排名从世界第十位提升至第二位。杰克·韦尔奇是二十世纪商界的传奇人物。

《杰克·韦尔奇自传》是韦尔奇退休前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望与再现。他在书中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自己从童年到退休的主要经历,将其成长岁月、成功经历及经营理念娓娓道来。透过他朴实而又坦诚的语言,我为杰克和他母亲间的母子深情所感动,为杰克无处不在的自信、突破、激情和协作所感染,为一段段公司变革、愿景的提出与实施、新产品开发或者新观念的推广所激动。

杰克·韦尔奇的母亲是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人。年少的杰克·韦尔奇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影响下,培养出自信、诚实、忍耐等优秀品质,学会了竞争的价值,学会了面对现实,学会了胜利的喜悦和在前进中接受失败的必要。杰克从小结巴,但他的母亲对他说:“这是因为你太聪明了,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舌头可以跟上你这样聪明的脑袋瓜”。杰克·韦尔奇在几十年后翻阅童年时在球队的照片时,惊奇地发现无论在棒球队还是冰球队,他都是最矮的,但在此前,他从来没察觉到。这正是因为母亲给了他那么多的自信。而杰克在他取得成就时总会想到自己的母亲,虽然在物质上他回馈母亲的不多,但他力争

要让母亲以他为荣。由此,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他们在我的成长中也是严厉中透出无限的关爱。在物质上不算富足的年代,为了我的茁壮成长尽了最大的努力,然而从幼小时起,哪怕一次小小的跌倒,他们都总会严肃的对我说“永远不要为错误找理由”。我感激我的父母,他们为我成长倾注了无尽的心力。如今我已长大成人,应当担负起责任,回馈父母。父母所需要的不只是物质上的孝敬,更需要精神上的关心与体贴,我是他们生命的延续,精神的寄托,如果有一天也能让他们以我为荣,那是对他们最好的回馈。

自信、激情、协作和突破,这些品质注定杰克·韦尔奇会是一个成功的人。自信,使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坚决地进行改革,将官僚主义这一阻碍通用电气发展的最大问题有效解决。爱因斯坦曾说过“信心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每项活动都是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自信促使我们前进。激情,使他热衷一切能使公司更强大的理念,并将他认定的理念立即执行,然后取得骄人的成果。正如杰克·韦尔奇所说,“真正要寻找的是那些充满了热情,希望做出点成绩来的人。”企业想要的,应该就是我们应具备的。协作,使他有了打破官僚主义的念头,鼓励员工在一个协作型的公司文化中分享他们的见解,并赋予一线员工更多的职责和更大的权利。要更好的完成工作同样需要协作精神。一滴水只有放入大海中,才永远不会干。正如一个人,只有与其他人协作,他的力量才会更有意义。如果不能与同事有效的协作,我们的工作必将事倍功半。突破,使他不断提出新的理念,拓展新的领域,并购新公司。而有了突破的精神,在工作中才会积极

探索。正如那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突破就是永不满足,不断改进。要实现突破,我们在工作中就要多思考、多探索,积极寻求更具指导意义的新理念,更合理的工作程序,更先进的工作方法。我局目前经营发展情况较好,正是这样我们更需要寻求突破,建立远大的愿景,以此抓住市场机遇,更好的发挥已有优势,拓展更有前景的领域。

书中还提到许多商界的真实案例,主要讲述了杰克·韦尔奇在通用电气工作时候的一些关于公司的招聘,管理理念,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绩效考核等有关于管理的部分。

在杰克·韦尔奇的职业生涯中,他最引以为荣的是他独创的"无边界"理论。韦尔奇将“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升华为了“无边界”行为,正是由于有这样一种思想指导,真正实现了对官僚主义的终结,将自己的团队建成了一个学习型的团队,讲协作精神、好学精神,不仅能在公司内部推动先进思想的传播,更能推动企业向外部组织学习,进而实现了集体智慧与能力的最大化, 使通用电气汇集了一群有激情有活力的精英,创造了一个世界级的企业。我局现在已经认识到了这种管理模式的重要,我们正积极建设学习型组织,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集思广益,全局上下共创愿景,我想这也算是无边界行为的一种雏形吧。

杰克·韦尔奇还在书中着重提到了通用电气“数一数二”的愿景。为了完成这一愿景,他对企业屡屡进行并购重组,舍弃没有前景与竞争力的项目。在他执掌GE的20年时间里,共完成993次兼并,使

公司销售额从250亿美元攀升到1110亿美元。通用电器的案例告诉我们,愿景的实施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它需要整个企业自上到下、每位员工都树立并长期坚持共同愿景。在完成共同愿景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是抛弃劣势项目或裁员,但任何困难都不能动摇企业掌舵者对实现共同愿景的坚持。

通用电器为实现“数一数二”愿景的过程中,还进行了财务系统的变革,过去财务体系所处理的事情当中近90%都是单纯的财务记录,只有10%是一般性管理,改革后则能做到近一半的内容是放在管理和领导上面。并将审计人员变为了业务部门的支持者,而不再是公司里的警察。由此,将一个审计控制导向的财务系统转变成了一所培养管理精英的优秀学校。目前我局的财务工作基本上集中在财务记录的工作上,我认为我局应向通用学习,不仅发挥财务会计的作用,更要发掘管理会计的职能,利用有限资源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益,客观预测经济前景,能动参与经济决策。

杰克·韦尔奇是天才的,同样也是幸运的。他达到了自己所追求的事业目标,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亲密的家人和朋友也让他享受着生活的无尽乐趣。他的品质值得我学习,他的情感值得我感动,他的功绩值得我景仰!

  自传的读后感8

北京时间8月5日晚,在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中,林丹逆转李宗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卫冕奥运羽毛球男单冠军的选手。他的自传《直到世界尽头》也于昨晚九点半首发。

此书被誉称为史上最霸气的个人自传,林丹在书中除了剖白自己的心路历程外,还叙述了与教练、队友、对手以及与妻子谢杏芳的感情。书名正是林丹手臂的纹身until、the、end、of、world,林丹说道,“羽毛球对我来说,不是某一个冠军,也不是某一刻的欣喜或伤心,而是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即便伦敦是我的最后一届奥运会,即便多年后林丹这个名字已经模糊得像一个符号,但是我还有可爱的你们。我会记得在青春似火的年纪,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那些共同的记忆还会延续下去,直到世界尽头。”

值得一提的是,与林丹在昨晚上演巅峰之战的马来西亚选手李宗伟,也有一本名为《败者为王》的自传。细心留意会发现明星写自传的现象非常普遍,如刘翔《我是刘翔》、李娜《独自上场》、姚明《我的世界我的梦》等等。这一现象不仅局限于体育界,娱乐圈也是如此。例如陈坤《突然就走到了西藏》是自己真诚的心灵剖白,他用纯朴真挚的文字,以赤子之心打动了无数读者。陈坤更是凭借此书,力挫80后作家的领军人物韩寒,入围2012年南方阅读盛典终评榜单。

对于明星写自传这一现象,难免令人心生疑惑,事业还在打拼中,明星为何急于写自传?对此,我们可以从林丹的话语中找到答案,“我更愿意称它为‘纪念册’。我不想高高在上地说教,也不想让人把我当作范本,造物主造就了不同的你我,就一定预设了无数种成功的可能。我只希望在有限的文字里,纪念我们走过的荣辱与共……过去这么多年,你们在赛场上见证了不同时期的每一个我,那都是真实的林丹……与一生相比,我过去的岁月只能算是匆匆片刻,我也不过是在羽毛球领域里做成了一些事情。现在,让我只做林丹,做回自己。那个从福建龙岩的小县城里走出来的小伙子,他平凡如你,正在书写未来。”

的确,这些书有着无可取替的价值与意义,它们叙述着明星光环背后的故事,承载着他们独特人生的生命体验与情感记忆。独领风骚的明星的传奇故事在光环映照下,更能彰显出巨大的吸引力,阅读着这些故事,我们能从中吸取无穷的正能量。或许,这恰恰也是陈坤的处女作《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能以最高票数入选南方阅读盛典终评榜单的原因所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