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读后感

《等待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读后感

本文已影响 1.19W人 

《等待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读后感

《等待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等待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等待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读后感1

作为海外华人作家,哈金与严歌苓都喜欢写文革上下年代背景的故事,哈金更偏向生活,许多批判显得不动声色,严歌苓不自觉透露出的政治叛逆性却更强烈。在客观叙述这一点上,哈金类似余华,但又略不同于余华黑色的的嘲谑,而且哈金的句子更没有惊喜,就是简单舒服。

哈金大段的心理描写,自我矛盾交锋,在这个那个一样充满矛盾的时代背景下,显得极为沉重。心底脆弱的人,这样的人,在生活中有依靠的时候,可能会为了追求一些理想,而做出冲动的奋不顾身的行为,当依靠不在,无助就来了。

孔林就是这么一个脆弱的人,散发着依赖性人格的软弱气质,温和、没有攻击性。人们的人性中有多少孔林呢,爱情中的人们有多少是仗着汹涌的被爱,才敢自私地去追求新爱。

时代都有可悲的一面,但有些东西其实永远都是。随着时间的推逝,时代开放了,男女之间的政治禁梏变软了,爱情似乎也变得廉价了,谁都可以去追求,不必为了爱情放弃太多性命攸关的东西,可这样是自由吗?

两任老婆,一个期盼着团圆和爱情,一个期盼着名分和家庭,一个被动,一个主动,说是两种人,其实也是人的两面,在那个时代,他们都是可悲者,另一种角度,也都是幸运者。无论如何,时代没有对不起任何人,它在任何时候都承担起塑造人的伟大和龌龊:有钱的、有权的;虚伪的,可憎的。

《等待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读后感2

身为一名在祖国的心脏长大的`七零后大院子弟,对这部作品里的很多细节都格外熟悉,倍感亲切。军号声,塔糖,一个闭塞环境里囊括一切的小社会,各种公家的福利和制约,来自五湖四海操着各种口音的干部和家属,家长里短流言蜚语的蝇营狗苟……

主人公恰好就是我父辈那一代人,虽然我那时候年幼,却依然深刻地记着他们牺牲一切也要保存政治生命的隐忍,张开了生物天线网罗一切可以判断政治气候的风向标,唯恐一不小心站错了队,从此万劫不复,不但自己永远不得翻身,而且也会累及家人。

在这种生活方式中的爱情,是没有自由和选择的。就像女主人公的前男友,会为了复原回上海,拿到上海户口,和恋人分手,和表妹结婚。这样的婚姻能持续多久呢?能否禁得住后来改革开放各种诱惑?而男女主人公的“苦恋”,是不是也是无处可逃的“等待”?倘若有选择的可能,会不会早就看清彼此,相看两生厌了?会不会更早地意识农村原配的淳朴和执着?

作品里有很多反讽的情节:男朋友给女朋友牵线搭桥,动用整个医院组织给上级领导保媒拉纤,女主人公没高攀上又因祸得福……种种以组织的名义干涉个人感情生活,其实是为了满足对权利的渴望和私欲。

当国家机器轰隆隆地碾压过每个小个体的时候,我们只有“等待”,才知道最后的终结和命运。

感谢作者带来的这部作品,知道他因为某些原因,一直不能够再回国看看,但是他的描述让我们有机会再重视那个荒唐的年代,于后人是宝贵的生命再现!

《等待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读后感3

我从我的角度只能片面的说一方面,一个人的性格足以决定他一生。

抛开过往,寻求新的生活一直是我们向往的,抛弃了过去,我们以为会得到自己以为的幸福,而事实并非就是这样。

可是你一直忍受着现在也未必就一定幸福,我身边有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我亲舅舅和我舅妈就是包办婚姻,我舅舅一直不喜欢我舅妈,特别是在我舅舅成为正式职工之后就想离婚了,是我姥姥认为做人不能不义,我姥姥之前实际上很讨厌我舅妈,但是做人要有责任,无关喜恶。所以我舅舅听了姥姥的话,最终并没离婚,陪伴我舅妈此生终了,没有爱情,只剩下亲情和责任,实际上也是有一点点可悲,因为日常生活中我舅舅总是和我舅妈唱反调,这就是不喜欢。但我没有勇气去问我舅舅他是否后悔过。

我想,不论做什么决定,都干脆一些,我没其他想法,只有这一个目的,墨菲定律,所有的事情好坏都不一定。我想唯一正确的,就是坚持你的选择。

不然你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幸福,因为所有事情的发展都在变化之中,从来不是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而你只需做你认为对的事情,坚持到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