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读后感

思维的乐趣读后感范文

本文已影响 2.83K人 

思维的乐趣读后感范文

思维的乐趣读后感范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维的乐趣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概是高中的时候才知道王小波,而且还是通过看一篇采访李银河的报道才间接了解的。后来尝试读过他的小说,不过恕我才疏学浅,他的小说我着实是没看下去,嬉笑谩骂间到底说的是什么呢,我不懂。既然小说看不懂的话,就试试杂文吧。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读的依然很困难。记得第一篇是《沉默的大多数》,蛮长的一篇文章读下来,对他想表达的东西只能说是似懂非懂吧。现在回想起来只记得他说的那个不愿吞下同伴耳朵的人的事情了(忽然发觉怎么跟鲁迅常常提起的“吃人”有点像呢)。

中间有很多篇文章涉及了当时的文化圈,中国文化,社会现象,读起来也蛮累的。其一是因为年代的距离,自己毕竟对作者所处的年代当时的社会情况,人们的生活状态,思维的方式,思考的内容等等了解甚少,以致对文中想隐射的内容糊里糊涂。不过因为有些共性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所以在我读的一片朦胧之际,突然找到共鸣之时,阅读的快乐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比如在读到一篇有关东西方差异的文章中,提到西方人是想着如何用人力驾驭自然力,而我们却是想着如何用人力取代自然力。这一点是在比较了当下中西方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后依然可以得出的结论。文中还说我们中的大多数只想着“大家活着就好,不管活得多么糟糕”,“比赛谁更不知劳苦,更不贪图安逸”。说来也巧,最近听到“只要活着就好”这句话的频率实在是有点高。记得过年的时候,父辈亲戚们聊天的时候,一人提出这个观点后,大家都表示赞同。上一周,宿舍里的同学听闻一个高中女生自杀的消息后,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当时,我都选择了保持沉默,因为我怕此言一出,定当成为众人抨击的对象。同样在此我也沉默吧,理由是一样的。

又比如我非常赞同他的这一说法,“人遇到了不幸的事情就应该悲伤,哪有一天到晚傻呵呵傻笑的。一个人的`快乐与悲伤,只要不是装出来的,就必有其道理。你可以分享他的快乐,同情他的悲伤,却不可以命令他怎样怎样,因为这是违背人类的天性的。”记得自己以前也说过类似的话,可是被人说了,说应该要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以致很长一段时间让我对自己的期许是以后变成一个心如止水的人。可现在越发觉的与其说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倒不如说是心力交瘁后的一种对世事漠然的态度。那又何尝是一件好事啊。既然我们有感知快乐的能力,也有感受悲伤的能力。那为什么只要快乐,抑制着自己的悲伤呢?压抑就是快乐吗?还是该哭哭,该笑笑,血性一点的活着更好吧。

就这么一页一页的往后翻着,慢慢的也看出了味道。文章无处不透出王小波的睿智犀利。越看引起的共鸣越多,越看引起的思考越多。就像书名《思维的乐趣》一样,那份乐趣让我一口气把后半本看完了。有几篇算是颠覆了我对一些事物的看法,比如关于崇高,他说“有些崇高是人所共知的虚伪。煽情的伦理流行之时,人所共知的虚伪就无所不在。”平时我们对于一些大口号真的是入耳不入心,没怎么当真过,但也从没想过那些是不是对的。而这句话简直是当头棒喝,透彻!在书中王小波的自我坦陈也是很有特色的,他说“比起世界上的任何人,我最想提升的人就是自己”,他也坦白的承认“我也是经不起恭维的”。这样直白真实的话,恐怕大家只会在心里想想,或者对自己都不肯承认吧,因为我们脑子里有些类似舍己为人之类的仁义道德实在是太根深蒂固了,有谁敢把它这样坦白的交待出来呢?就是喜欢这样的真实透彻。

真希望王小波还在世啊,如此便可看看他是如何看待当下的,如此便可看看自己是不是在笑呵呵的犯傻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