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生活感悟

我们也是水峪人

本文已影响 1.86W人 

我们也是水峪人

我们也是水峪人

初中毕业后离开养育了我的家乡,屈指一算已三十几个年头。长年漂泊在外,在家乡度过的时光聊聊无几,想起来心中不免一阵阵地惆怅。由于近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涵养政策,山区的生态条件越来越好,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进山观光。看着驴友发表的一篇篇户外游记,心里自然也是痒痒的,想爬一爬那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大山的冲动在心头一阵阵地骚动。二年前,最后抵挡不住那完美的诱惑,结数名好友从事起了户外运动。虽然是在山里长大,但村子周围的山岭多未爬过,所以我的户外运动是从水峪周边的山脉爬起,再渐渐向周边辐射的。

(一)大草岭篇

大草岭村地处霞云岭乡最东边,村址海拔780米,与南窖乡水峪村接壤。该村辖大草岭、糠谷岭、白草洼三个自然村,以种玉米、谷子等植粮食作物和青梨、核桃、柿子等果树为主要产业,共计人家一百余户。大草岭自然村因附近岭上草丛茂密而得名。糠谷岭因地高多旱,种植的谷子谷粒多不饱满而得名。儿时就听村里老人讲:到了清末,由于水峪村土地资源匮乏,村子周边已无荒地可供开垦,于是王姓、陈姓和杨姓几户人家迫于生计,翻过了水峪西边的大山,到那里垦荒种地,繁衍生息,在那里渐渐成村。1953年重新划分行政区以前,大草岭村的三个自然村均归水峪管辖,此后才这三个自然村划归霞云岭乡管辖。1971年,108国道(京昆路)通车。但大草岭距离北边108国道的上石堡车站还有10公里的山路,且那时公交不发达,每一天只有一、二趟车经过上石堡村,遇到汛期发水,大草岭至上石堡的路根本无法行走,翻过村东边的山梁到水峪乘车仍然是大草岭人出山的主要路线。而且村里的人是称“糠谷岭”为“抗货岭”的。顾名思义,进出山运送的货物是要靠人力肩抗背顶的。自从我记事时起,大草岭、糠谷岭的人进山一般是在水峪下车,然后翻山越岭,步行五、六公里的山路才到家,出山也要在水峪歇歇脚。水峪与大草岭、糠谷岭的人大都

认,交往密切,男女通婚现象普遍。

大草岭南三公里的地方有片原始次生林,是水峪人和大草岭人均引以傲的自然风景区,在地图上标记为“水泉陂”。那里生长着茂盛的桦树、小叶杨、牛荆树和山桃树。那里出产的甜甜的、酸酸的野葡萄令人垂涎欲滴。

去往大草岭的路旁有一口约二米深的人工砌成的小水井,井水清澈甘甜,飘过的行人一般都要在此歇脚。只可惜2012年7。21发大水后,水井被砂石、淤泥填满,至今无人清理。

2014年秋,我们爬过了横亘在水峪村与大草岭之间的山梁,来到了只有二十余户人家的大草岭自然村,并经去了水泉陂。在村里,我们遇到一位年逾古稀长者。老人得知我们是水峪人后,眼睛里流露着长辈对晚辈那种慈祥、和善、爱护的目光,这一下就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他生怕我们迷路,反复的讲解、叮嘱去水泉陂的路线。回到时遇到一个扛着柴草的小伙,经交谈得知,小伙在山外工作,周末回村帮家里干些农活儿,他讲自我在山外总是称自我是“水峪人”。由于意犹未尽,之后我们又去了几次水泉陂。

(大草岭自然村村全景图)

(水泉陂之水泉)

(水泉陂之桦木林)

(野葡萄)

(二)银水篇

银水村位于霞云岭乡东部,108国道旁,清代成村,辖银水、沙湖、大黄地等五个自然村,四面环山,产业以果树和种植茼蒿等野菜为主,绿色植被资源丰富。银水自然村距南窖乡水峪村有六公里的山路,发源于百草畔的大石河从村子经过,将村子一分为二;因村东有泉,常年有水,泉水在眼光下呈银白色,故称银水。2015年冬,我们慕名而至银水村。参观了河东一块平地上明显为名门望族的房子的遗址,并沿未正式开放的步道登上了村东一座最高的山峰。我在网聚房山和房山旅游等微信公众号发表了题为《银水风光》的帖子。银水村党支部陈书记多方费劲一番周折打听到我的联系方式,热情地邀请我到村里坐客。透过陈书记的介绍,我才了解到银水自然村是水峪的王、陈、李、孟等几户人家迫于生计,于清末翻越水峪西北的山岭来此垦荒造田。因那里土地肥沃、水源充沛,这几户人家就在定居了下来,后逐渐繁衍壮大。1953年,银水自然村划归霞云岭乡管辖。那片名门望族的房子的遗址,是闻名房山的“霞云岭一溜十八台”之第一台---孟家台,在此居住的孟姓人家曾是房山北沟里的首富,除拥有数十亩肥沃的土地外,还经营着最大的赌场。银水村是进出大山的要塞,孟家台白天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夜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由于时代的变迁

,孟家台之后逐渐萧条。陈书记讲村两委班子对《银水风光》的帖子十分重视,专门制成了电教片在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上放映,引起强烈反响。

(银水村全景图)

(三)大滩篇

大滩是隶属于霞云岭乡三流水村委会的四个自然村之一,位于108国道上石堡村南八公里,在大草岭村西三公里,红肖梨是该村主要产业。这是一个坐落在半山腰山的不到三十户人家的小山村。村里大部分房屋已经闲置,只有少数老人和妇女留守。要是在几年前,即使是土生土长的房山人明白这个村子的也寥寥无几,但近年以赏梨花为特色的户外旅游却令这个隐藏在深山里的的小山村名声大噪。每年的“五一”前后,络绎不绝的驴友纷至沓来,村里有十几户人家也经营起了农家院。

2016年4月下旬,我们驾车来到大滩村。恰巧天公作美,风和日丽,梨花在明媚的阳光下怒放,与村里那错落有致的梯田和镶嵌在梯田间的石头屋子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如雪花、如蝴蝶的梨花花瓣在和煦的春风中翩翩起舞,不时碰到我们的脸上,就像含情脉脉的少女用她那纤细的小手抚摸着我们的脸颊。微闭双眼,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们的身心全部融入到了大自然之中。这种享受让人久久回味。

(大滩全景图)

我们和一位正在田里劳作的大姐攀谈起来。当得知我们来自水峪后,大姐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她告诉我们,大滩的人也起源于水峪,他的爷爷因为生活所迫,与同村的几户人家翻过水峪西山,经大草岭又向西来到了大滩村落户。那里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地里的庄稼不用施肥也能丰收,尤其是红肖梨树结的果比邻村的又大又甜。到了秋天,漫山遍野的红肖梨将村子映得红红火火。

中午,我们欣然在杨姐的农家院就餐,吃着久违了的香喷喷的农家饭,有一种回家了的感觉。酒足饭饱之后,杨姐执意不肯收我们饭钱,说:“咱们都是一个村的,赶在家里吃饭还能收钱?我还生怕你们没吃饱呢!”临走,杨姐一家依依不舍地向我们挥手告别。

(四)北直河篇

北直河村位于霞云岭乡境北部,辖北直河、大横岭等9个自然村,共计五十余户人家,清代成村。北直河自然村在108国道旁的下石堡村北9公里的游峪子沟内,因村地处沟谷北侧较平直地段而得名,只有十几户人家。。

北直河自然村的名声是源于村北2公里的山上有个古洞坡景区。景区内有个自金代开采、至清末民初才废弃的银矿洞。

我们从今年四月至五月起三进北直河寻找古银洞,但因为不知古银洞的准确位置,均未如愿。要在崇山峻岭之中找一个废弃的矿洞口谈何容易!今年六月,我们再进北直河。

此时正是农忙季节,一位大叔正在田里给果树喷洒农药。在我们的请求下,大叔痛快地答应做我们的向导。他回家抄起一把镰刀,在烈日炎炎之下披荆斩棘给我们开路,已是六十七岁的他还远远地将我们甩在后面。在休息时经互相介绍,我们得知大叔姓陈,让我们兴奋的是大叔祖上也是水峪人。在清朝末年,由于生活所迫,大叔自爷爷那辈起来到北直河村垦荒定居,至今与水峪的陈姓本家仍有交往。因为又遇到了水峪老乡,我们心里的距离自然又拉近了很多,崎岖的山路走起来也显得简单了。一路上陈叔给我们介绍沿途的景点,当起了讲解员。

(古洞坡景点——三碰水)

(古洞坡景点——岩画)

(古银洞内景观)

(五)水峪篇

霞云岭乡境内的几个村子能够与水峪有渊源,是和水峪村的地里位置、成村历史以及清朝末期频发的自然灾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水峪人超强的适应潜力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是他们能够在异乡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源泉。

水峪村位于南窖乡的最西部,距南窖村三公里,地处大房山(秦朝称大防岭)西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宋、辽时期,大房山是南北政权的疆界、双方争夺的战场。1126年金灭北宋,完全控制了大房山地区,选大房山东麓山下为金代诸王陵区。但这时水峪并未成村。明朝初年,杨、陈、王、李、孟姓等山西移民来到水峪,他们开荒造田,植树种柏,修坟建庙,子孙繁衍,水峪逐渐成村。随着大房山麓煤炭资源的发现和大规模开采,坐落在商道上的水峪也变得繁荣起来。古商道上驼铃声声、马蹄踏踏。到了清末,这个小山村的人口多达千余。但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仍是村民的主要生活方式,而是水峪村的土壤为山地褐土,土层薄,肥力差,即使将村子周围贴合开垦条件的荒山都开成梯田,仍无法满足村里人对土地的需求,地少人多的矛盾渐渐突出。清朝末年的北京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旱灾、水灾、虫灾、蝗灾频发,有的年景颗粒无收,迫于生计,村民纷纷外出逃荒、乞讨,这也加剧了村里无地、少地的村民成批地向其他去移民垦荒。

水峪的地理位置正处在进出大房岭的古商道的咽喉,向北可沿大石河谷出山至良乡、门头沟,向南可至周口店黄山店、泗马沟,经长沟进入涿州境内,向东翻过大房山可至周口店车场村进而至房山、良乡平原。但这三个方向均已成村,资源也较匮乏,不具备继续移民的条件,而向西是通向霞云岭、蒲洼而进入河北、山西的古商道,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崇山峻岭和山沟沟,那里有着充沛的水源而且人烟稀少,具备了移民的基本条件。于是勤劳的水峪人开始了他们的“走西口”,翻过西南的山岭来到大草岭、糠谷岭、白草洼,翻过西北的山岭来到银水,还有的继续向西翻过霞云岭棺材山,来到了大滩。还有三户孟姓村民继续向西来到王家台村落户。同期还有二十余户罗姓北安村民走上三四十公里的山路到荒无人烟的笛子坑、石堂、大青杠(现属霞云岭乡王家台村)垦荒居住。白银是古代最主要的货币形式,银矿的位置对外是绝对保密的,北直河银矿洞历代就有重兵把守,矿洞附近数公里根本不允许有人居住。直到清末矿砂采伐殆尽,北直河才逐渐有移民来定居。由于此地成村较晚,水土地资源又比较丰富,所以也有水峪人走上二十余公里的山路来此垦荒定居。

水峪村素有文化古村的美誉,近年充分挖掘山村文化内涵,以古宅、古碾、古中幡为代表的山区民俗文化旅游业正在兴起,2014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建于乾隆年间的杨家大院(学坊院)

(道光年间石碾)

该村透过完善旅游接待设施,以水库避暑、垂钓和农家旅宿、饮食为特色的旅游业方兴未艾,“山情农家”等十余家民俗接待户以山里人特有的热情、质朴的服务特色吸引着中外游客慕名而至。

水峪村历来民风淳朴,近年亦不断有先进人物涌现。现年75岁高龄的老党员杨万俊,自2006年以来,自费购买黄豆,用豆浆机制作鲜豆浆,免费送到村里老人家中,每一天要走上七八里路。杨万俊因此荣获“北京三农新闻人物”先进称号。在杨老的感召下,老木匠王庆耀已为村中留守老人免费制作拐杖近百根。

(老党员杨万俊在给村中老人送豆浆)

(制作拐杖的王庆耀老人)

有诗赞曰:

清中大院显杨门,道光石碾转乾坤,

百年中幡如龙舞,千载古槐佑世人。

老杨豆浆送温暖,老王拐杖递笑颜,

好客农家宾朋满,淳朴民风代代传!

水峪民俗旅游的示范效应自然也带动了周边旅游经济的发展,为房山北沟沟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大草岭、银水、大滩、北直河这些从水峪村走出去的“水峪人”向我们表达的不仅仅是对水峪村蒸蒸日上的发展而发自内心的自豪感,还有想借水峪效应带动他们村子民俗旅游事业的期盼。此刻大草岭村已有几户人家从事起了旅游接待,他们盼望的是从水峪到大草岭的旅游步道尽快衔接起来以便从水峪过来的游客更加方便。银水村已经制定了本村旅游发展规划:村东开发“孟家台”遗址并修一条三公里的环形登山步道,将村子西山上几处八路军平西挺进军以前生活和战斗过的遗址加以保护和修复,再开发一条红色旅游登山步道,构成历史遗迹和红色旅游相结合的旅游格局。而银水人此刻盼望的是将水峪西山至银水村尚余不到二千米的山区旅游联络线尽快衔接,游客从水峪驱车数公里即可到达银水,从而开始“霞云岭森林公园”之旅,这样能够使游客少行二十余公里的路程。

两年来的户外运动,我徜徉在家乡的青山绿水之间,陶冶了情操,锻炼了意志,不仅仅加深了对这片养育了我的故土的热爱,而且透过结识了许多不在水峪居住又与水峪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的“水峪人”,挖掘出了水峪文化新的内涵。“房山水峪”已经成为大房山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而深入人心,愿我的故乡---水峪的明天更加完美!愿我们共同的家乡---大房山的明天更加完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