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大全

我眼中的薛宝钗作文

本文已影响 1.42W人 

我眼中的薛宝钗

我眼中的薛宝钗作文

她容貌丰美,肌骨莹润,唇不点而红,“雪白一段酥臂”天然性感;她兰心慧质,博学宏览,吟诗作赋和黛玉平分秋色,两玉共读的《西厢》,她“淘气”的时候就烂熟了;她知书达礼,处事正当,知道自家哥哥无法无天,拦着不让报复暴打薛蟠的柳湘莲;她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为母亲分忧,安慰因金钏之死深深自责的王夫人,照顾大观园姐妹,为贫寒的邢岫烟置冬衣,替湘云备菊花社,给黛玉送燕窝;她平和娴雅,豁达大度,对来自黛玉的讥讽多半转了头当没听见,她的雅量高致和根底里的善良,终于显示出巨大的内在力量,一直视她为最大威胁的黛玉都会诚心诚意地服气,认一句“往日里竟是我错了”。

她就是薛宝钗!

她,还没好好爱过,就嫁入了贾家。薛宝钗这样的人物,也要像李纨一样,将一生都葬在这片冷酷的园子里么?面对一个根本不爱自己的男人,管他什么金玉良缘,她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呢,是包二奶奶的宝座吗?不是!她是一个缺少自由的人,她,没得选择。当她听到母亲说已经答应了与宝玉的婚事,她能怎么呢?处在一个那样的封建社会,她别无选择。再加上封建思想的束缚,母命难为!只为给疯疯癫癫的贾宝玉冲喜,她的一生要将要葬送在这院子里,她的心中应有多少苦,有谁懂呢?

她是个聪明的人。在第二十七回,薛宝钗扑蝶不想偷听到了小红所说的关于与贾芸纠缠不清的悄悄话,为了隐藏自己多余的到来,薛宝钗在小红等人发现自己时,说了一段被认为是作者曹雪芹贬薛的话语,即表明先前林姑娘在这儿,而不是自己。这是她随机应变的很好反映,但许多人因此认为她很虚伪。在这么大的园子中,不学聪明点,别人能看得起她吗?她仅仅是找个人圆谎罢了。可没人理解她!

都在叹黛玉与宝玉的爱情,说他们都是曹雪芹手下的牺牲品,可宝钗不也是吗?至少林黛玉追求过她心中的爱,她也得到了宝玉心中的一席位置,可宝钗呢?没有得到任何人的爱,自己也无力去追求所谓的爱。作者借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之手,为宝玉、宝钗安排了一场“金玉良姻”。其实所谓的“金玉良缘”,就是借助宝钗在老庄、禅宗等“出世”哲学方面的“博知”,来引导宝玉“悟道”,并最终推动他出家为僧,使沉迷于红尘中的顽石尽快返回大荒山。宝钗却为此牺牲了自己的尘世幸福,付出了半世孤凄的代价。但她却并无怨言,因为帮助宝玉解脱精神上的痛苦,这就是她一生的使命吗?她,也许命中注定如此。命中注定作他人的牺牲品!

哦,阿门,我的宝钗,我为你祈祷。愿你的下一次轮回不再如此,阿门!

我眼中的薛宝钗

我不喜欢《红楼梦》,我喜欢薛宝钗。

我没有看完《红楼梦》,我熟悉薛宝钗。

我对薛宝钗的了解,只来源于几个描写她的片断和老师的简单介绍,不过我觉得这样可以公正些。

看过《红楼梦》的人,不说林黛玉的尖酸,却只骂薛宝钗的虚伪。他们是站在作者的立场来看的,把太多的主观感情倾注在黛玉身上。而薛宝钗与黛玉不同,没错,她固然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她的确有虚伪之嫌,但哪个时代需要的是礼和德,她的确有虚伪之嫌,但这要跟她办事的出发点和价值观联系起来才能判定,就像我们可以称见风使舵为随机应变,也可以称随机应变为见风使舵。

我认为,宝钗身上还是有许多闪光之处的。

一、沉鱼落雁

群芳谱上,宝钗抽的签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她姓薛(音雪),住的地方像雪洞,吃的是冷香丸。可爱的是身上挂着一把金锁。

她不像黛玉那样多愁善感动,时哭时喜,她善于交际,却喜欢清静、素雅的氛围。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果这句诗是我写的,那原型定是薛宝钗。

看看这段:宝玉那小子“只见(宝钗)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又呆了。”由此看来,宝钗确实很漂亮。

二、枭雄之智

如果宝钗想做曹操,只有一个条件:须眉之身。她在贾府中同样是“乱世枭雄,治世良相。”

林黛玉的尖酸,挑尽了贾府人的钟种不是。可史湘云让宝钗挑宝钗的不时,她只能说“当然不敢。”------恐怕是“不能”吧!

宝钗有才,却胜黛玉一筹,她了解贾母的那句“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就深藏不露,一露便一鸣惊人,黛玉岂能及之?而她讨人欢心的本事就不用说了。赵姨娘对她的评价是:宝丫头是最妥当的。王熙凤也自叹不如的说她“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开口。”

宝钗还会在哥哥入狱后主持薛家大局,这一点《红楼梦》中的女孩哪个能及?因此,在贾府人的心里,那个玩世不恭的薛宝钗是无可挑剔的。

三、执著追求

记得有一套“金陵十二钗”的邮票,其中有“宝钗扑蝶”和“黛玉葬花”两枚。我认为就很好的体现了两个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黛玉只是葬花,只悼念那死去的东西,挽留往昔的美好,这样的人就难免多愁善感,又有什么出息?年纪轻轻就对活生生的未来不抱希望,不早死才怪呢?而宝钗就完全不同了,她会扑蝶,她会把握活的东西,她相信未来,执著追求,她是实际的。

看完《红楼梦》,人们只是为宝黛的爱情而悲,可我觉得宝钗更可怜------她得到了胜利,却没有得到爱情,她得到了物质的满足,却没有心灵的充实。你难道不觉得比黛玉更可悲吗?

曹雪芹啊曹雪芹,你为什么要这样捉弄一个几乎完美的无暇少女的命运呢?答案也许就是宝钗太完美了,是的,她太完美了,完美得让我觉得她是多么的了不起!

我看薛宝钗

提起薛宝钗,免不了要跟林黛玉比较。两人同是大观园中第一等的人物,但闻今人之评论,多有尊黛抑钗者,言宝钗工于心计,逢迎拍马,世俗圆滑……我却不以为然,欲为宝钗正名。

才情

论才情,钗黛二人应是不相上下的。元春省亲大典上每人奉旨一匾一咏,结果"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姐妹所及"。两人在几次诗社大赛上也是各领风骚。但其风格不同:黛玉的诗多悲戚之情,"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让人肝肠寸断。宝钗的诗则大气些,少了许多脂粉气,含蓄浑厚,甚是难得。需要指出的是,黛玉视文学为生命的组成部分,而宝钗则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志在做一个贤内助。"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参加诗社也不过是大家一处好玩罢了,才学自然是掖着藏着。若以文学为正事,那造诣真不知如何了得了。

做人

宝钗会做人,这一点毋庸置疑。小小年纪,行事豁达,妥帖大方,乐于助人,荣府上上下下,男女老幼,她皆处得八面玲珑。而我认为这正是她第一点可敬之处。能做到以德服人,即便本是刻意为之以得民心得天下,也是少有的了。更何况看看她对湘云,对邢岫烟,对宝玉,对黛玉,哪个不是真心实意,考虑到人家心坎里去了。连黛玉后来都不得不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宝钗有心,但此心不似王熙凤毒辣算计之心,也不似黛玉斤斤计较之心,而是处处为别人考虑周全排忧解难之心。再看宝钗进贾府时颇受赞许,"黛玉便有些不忿,宝钗却是浑然不觉。"如何谈得上工于心计呢?

宝钗家道丰厚,借住贾府不过是为了亲戚情分,吃穿用度一应自给,当然用不着打贾家什么主意。迎合贾母的口味,充其量只能说是哄老人家开心罢了,如何谈得上奉承拍马?而既是借住,毕竟不是自己家,不愿得罪别人不是很好理解吗?若只说宝钗圆滑黛玉自然,宝钗世俗黛玉脱俗,就不大公平了。只看黛玉初进贾府时小心翼翼的姿态,一句"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何尝不是察言观色,明哲保身。宝钗也有跟长辈顶嘴的时候。鸳鸯殉主,邢夫人叫不用磕头,"不要折受她不得超生。"宝钗听了"心中好不自在",硬是上前祭奠,好好哭了她一场。为此倒被好多人叫成了"傻子"。看来宝钗心中还是情理第一的。

宝钗听见丫环说悄悄话而设计金蝉脱壳的事,当属她做过的一大错事。但本是急中生"智",不是有心嫁祸黛玉的。若是有心寻黛玉的茬,那平时更严重的事可多了,宝钗总是不与黛玉计较,宝钗胸襟之宽广令人折服。且看丫环以为是黛玉偷听悄悄话之后议论"若是宝姑娘听见,倒还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她一听见了,倘或走漏了风声,怎么样呢?"好个宝钗,以你平日之德,使这"金蝉脱壳"之计竟是多余的!

相比之下,黛玉的性格便不是那么可爱了,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收到薛姨妈送的宫花时她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把下人吓得不敢言语;当宝钗回答贾母史湘云有一个金麒麟时,黛玉讽道"她在别的上还有限,唯有这些人戴的东西上越发留心";看到宝钗面有泣状无精打采的样子便幸灾乐祸地笑道"姐姐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更在众人面前取笑刘姥姥为"母蝗虫"。其言语之刻薄,用"没教养"来形容也不为过,还一天到晚耍小性子发脾气,到死还埋怨命运不公,恨自己无依无靠、孤苦伶仃,颇有"天下人负我"的意思。怎么不好好反省一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若是自己平日宽厚待人,人气指数又怎么会向宝钗"一边倒",自己弄了个有爱情没婚姻的悲剧结局?

治家

宝钗低调的性格注定她不可能成为王熙凤那样的女强人。"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但治家之才还是掩不住。看"时宝钗小惠全大体",在探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把细节考虑得周全得当,沿袭一贯的"以德服人"方针,比起凤姐的"严治"另有一番景象。再看她为惜春开的那么一大串画具的单子,实在让人咋舌。宝姐姐还有这等专业素质,在今天没准也是中国美术学院的教授了。

思想

许多人尊林黛玉为圣人,因为她叛逆,清高脱俗,不像是那个时代的人。"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而宝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则忒功利了,颇有点实用主义。但我认为,圣人应是出于俗人,然后才高于俗人的。并不是不满现世、不容于世的就是圣人了。以黛玉的狭小心胸,个人修为实在有限,又何以为圣?而宝钗也是俗人一个,信守中庸之道,恪守封建礼教,毫无时代精神,怕是永远到不了圣人之境界。但较圣之遥远,我更喜欢俗之真实。厚以待人,宽以待人,这种精神无论过几个时代都不会黯然失色的。

所以,像我这种俗人,就没有不喜欢宝钗的理由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