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读后感

读《人是如何学习的》有感2200字

本文已影响 1.03W人 

教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是与孩子们分享彼此生命的细微感受,结伴同行于成长的旅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拥有的知识储备与教育理念可谓不少,但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该采用何样循序渐进,细致可行的步骤,却不时成为困扰我的难题。除却不断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外,我亦捧起了手边充满油墨馨香的书——《人是如何学习的》,尝试着沉潜心灵地阅读,联系实际地思省。

读《人是如何学习的》有感2200字

阅完此书,给予我最深印象、最多思考的是:人的知识是怎么建构起来的?我认为学习就是人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在体验和探究中主动的建构,这个过程离不开老师正确的引导,更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充分地体验。

无疑,孩子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长期建构知识的过程。孔子曰: “温故而知新”。学生已有的知识对自己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什么是好的学习,怎么样才算教的好呢?好的学习一方面与教师给予学生灵活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是离不开的,同时给学习者更好的机会去建构也至关重要。有一个经典的儿童故事即说明了这一点。

一只青蛙给鱼讲外面的世界,而在鱼的头脑中的各种物体都跟鱼差不多,牛是四条腿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鱼终究是鱼,这也提醒我们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建构新知识中,创造性的机遇和危险并存。因此,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受参与探究学习,这样建构的知识是深刻的,能长期影响学生。如果我们把那条鱼带离河流,让它去亲眼看看牛、鸟,去听听他们怎么叫的,也许鱼的头脑中的鸟等就是正确的印象了。

因而,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使学生对学习任务感兴趣;同时简化任务方法,减少解决问题的步骤,这样学生便能处理加工成分,并确认达到任务所要求的时间;与此同时,激发学生的动机和确定活动的方向,维持学生对目标的追求;标示出学生所采用的与理想的解决方法之间差异的关键特征;控制好解决问题时所遇到的挫折和风险;展示所要从事的行为的理想模式。

只有做到这些,学生的体验和探究才能深入。不管是什么教学,都必须从学生的发展特点出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在体验和探究中建构新的知识,不断的学习。

课堂如一方舞台,教师同学生协作参与其中,各自承担角色任务。设计何样教学活动,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运用什么教学设备,内中蕴藏的,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透露的,是教师的智慧。然而,一切付出,所有设计,其精当处,不在乎让教师的个人“表演”绘声绘色,恰应为点燃学生的熠熠光芒。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不断深入文本,由表及里,去获取知识,拓展思维的过程。锤炼提问技巧,挖掘问题深度,乃教师提供学生更宽广学习空间之必需。在具备思考价值的问题统摄下,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合作学习,并适时提供辅助引导,于汇报交流时,给予积极评价,方可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他们用智慧火花的碰撞,用表达的准确生动,铸造出课堂的精彩。

语文教学的形式,应是丰富多样的,其本源乃为调动学生“学”之积极性,开拓学生“读”之独见性,引导学生“思”之深入性。亦曾尝试以“辩论赛”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活动。如在学习“尊严”这一主题单元时,便结合《嗟来之食》这篇拓展阅读课文,让学生就“那个最终因饥饿而死的人究竟应不应该吃黔敖施舍的食物”展开激烈的辩论。学生于课前自读了文章,并查阅搜集了类似的故事,如《胯下之辱》、《卧薪尝胆》等。开课伊始,便以小组内的预习检查引导学生自学课文,把握文意。接着让学生分组展开辩论,推荐出能言善道的优秀辩手。最后,是一场全班性的精彩辩论展示,由教师与观看的学生为双方代表打分。如此一来,学生呈现出自我读文思考的全过程,且每一步骤,皆有不同形式的得分评价,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其中,展现着思维火花的碰撞,秀出了自我的巧舌如簧。

与数学这样逻辑性显见的学科相较,语文的各样知识点散碎却又相互融会贯通。因故,在教学时常会有“力不从心”之感。哪怕一个重点段落,即可挖掘出词语搭配、句式积累、段意概括、语序感知等等语言训练点。以往教学时,为追求面面俱到,体现对教材研读的深度,总欲将诸般能力一股脑传授学生,结果样样皆“浅尝辄止”,反因只涉及“皮毛”而得不偿失。阅读《人是怎样学习的》一书后,再回顾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如梦方醒般认知,明确一节课所欲解决的重点问题,着重于落实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积累,某项技能的掌握,方能达成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因而,于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确需学习拿捏关键,抉择取舍。

“教,是为不教。”此为教育教学之最高境界。掌握阅读方法、习得作文技巧,可谓小学语文课堂之目标,且应潜移默化渗透于课文的品读学习过程中。帮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好奇心”,是语文教师的职责,也是所有教学方法的旨归。要让无论何样能力水平的学生皆能在阅读中寻找并感知到乐趣,愿意用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来进行自信的表达,如此,语文教学方为成功。

种满了各样“奇花异草”的孩子的心灵,正可谓一方广阔无涯的天地,一处藏满秘密的花园。这一方天地,需要暖阳地照耀;这一处花园,需要雨露地滋养。蕴涵于文字之中的天地大美、诚挚情感和独立思辨就是那精神的养分,心灵的阳光,带来对成长的唤醒与无声润育。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满溢人文气息的语文学科,本就应激荡学生的心灵,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引领他们一步步走进文学的殿堂,使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铺展为一次次文字和情感的体验之旅,在向内地思悟与往外地倾泻中,去展现精彩,获取智慧,收藏生命的诗意与美好。

如此这般,小课堂内藏大世界,在丰盈真挚的情感体验中,于开放有序的自思群论里,让学生生命的河流跃动潋滟水光,短暂的课堂时间,即会予人余韵悠长,回味无穷之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