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大全

广州亚运会观后感

本文已影响 2.9W人 

广州亚运会观后感

广州亚运会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广州亚运会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广州亚运会观后感1

刚刚在家里阳台看完亚运会开幕式。

我们把电视机扭向阳台方向,坐在阳台边看电视边看现场--我们的视野几乎覆盖整个六百多米高的广州塔“小蛮腰”和四百多米高的现代的写字楼西塔,还放眼好几公里长激光四射色彩斑斓的风情珠江两岸,如梦如幻的都市风景尽收眼底。

在阳台上我们不经意地发现,我们总是比全亚洲的电视观众早几秒钟看到现场怒放的烟花,这下真是切实体会到了先睹为快的感觉,我越发感叹我家阳台的景观、我家的风水有多么的好!每次从电视上得知准备放烟花的时候我就赶紧提前打开录像机录像,把美景和家人的欢笑声保留起来。

电视里的开幕式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北京奥运会还深刻,也许因为我是广州人,也许广州亚运会确实有她哪种不可复制的特点,还有堪称世界水平的创意。

水珠、水雾、水花、水浪,水上舞蹈、水上音乐、水上烟火、珠江巡游,不停地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水舞台、水元素、水文化应该就是本届亚运会突出的亮点和特点吧。

岭南文化也很浓郁、突出。广东童谣《落雨大》的'出现让我们感到精神一振,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看来我们真成了地道的老广了。圣火点燃的方式出乎意料,居然是用炮仗来点燃的,很简单、很传统,回味一下马上又觉得很温馨、很人性化,这其实也体现了广州这座城市的特点,和谐、温情、很有人情味,广州人应该能够切实感受到亚运会给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天变蓝了,水变清了,地变绿了,房变靓了,还有不断新增的地铁、brt、apm等等各种城市交通系统。

9点钟左右全体市民把自家房间里的绿色花卉放到阳台、露台、窗台、天面上,这个全民参与的1分钟城市绿色行为艺术非常有创意和有意义,广大市民不但是亚运开幕式的观众,同时还是亚运节目的参与者,我相信很多人会难以忘记的。

在技术创意上,最大的亮点无疑就是那八面巨型的风帆立面舞台了,我从来未曾见过这种立面舞台,前段时间我去过3次现场,都没想到演员会在竖起来的屏幕上面表演,今晚可真是大开眼界了,看着屏幕下面的演员拉着钢丝绳,真担心万一脱手屏幕上面的演员会怎么样,这恐怕是世界首创、是最新吉尼斯世界纪录吧。

最能体现广州人文精神的就是圣水盆到圣火盆的转化了。45位少女将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圣水”缓缓注入圣水盆,圣水被吸收后,圣水盆徐徐升起,最后汇聚45个国家和地区亚运精神的“圣火”就在这里熊熊燃起,这代表一种和平和谐的愿望,也巧妙地表达了广州人乃至中华民族水火都能交融的包容胸怀。

不过,这次开幕式晚会也难免有败笔:我认为就是歌唱节目《时光》,说不定国际巨星朗朗的声誉会因此受到影响,就因为那个国际章,装嫩,还假笑!还有幼稚古怪的蘑菇服装造型。章本来就不是以唱歌为主业的,为什么非要逼她唱不可呢?可惜了。

开幕式总的来说是非常令人满意的,我们继续期待和祝福运动健儿们取得好成绩,期待广州亚运会闭幕式的精彩!

广州亚运会观后感2

2010年11月12日晚上8时,期盼已久、万众瞩目的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隆重开幕啦!坐在电视机前,激动、自豪一直洋溢在心。用两个字来形容开幕式的盛况就是精彩,用五个字来形容就是精彩、真精彩。

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直播文艺晚会,围绕“水”主题展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观看亚运前,首先想到奥运开幕式,到底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能给我们带来哪些精彩?能否超越奥运并有自己的闪光点?带着这些疑问准点锁定屏幕,总体感觉广州作为东道主仍然围绕“祥和亚运,绿色亚运,人文亚运”的标准来表现这场开幕式,期待通过水与亚洲四方相连,和谐共处。

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不在传统的室内场馆举行,而是以珠江为舞台,以整个广州为背景,这在形式上是场地的变化,实则为内涵的变化。广州亚运会用这种方式让体育从场馆走向大众,将体育盛会带入生机勃勃的城市生活。这场颠覆传统、有“革命性变化”的开幕式是区别奥运,展现独特创意的一场视觉盛宴。

为了打造大型运动会开幕式的崭新丰碑,主创团队一改开幕式通常在体育场举行的惯例,选择珠江上一个名叫海心沙的小岛作为开幕式舞台,形如帆船的海心沙、专门竖起的四座近百米高的帆屏,将让开幕演出与滔滔珠江、巍巍高楼和都市霓虹融为一体。全长1小时40分钟左右的文艺表演,共分为《启航》、《海洋之舟》、《白云之帆》、《花城之邀》等几大篇章,整个文艺表演紧扣水的主题,将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城市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开幕式最为高潮的一幕是点燃主火炬,在两位小朋友的协助下,何冲用点燃中国爆竹的传统方式,点燃了主火炬,让人熟悉而亲切。开幕式晚会主要分为《花城越千年》、《羊城新风采》、《亚运等你来》、《欢歌蓝天下》四个篇章,展示了广州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筹办亚运盛会以及运动健儿齐集蓝天下的风采。

带着期盼,怀着梦想,时隔20年,亚运号专列再一次驶向中国、驶往广州。 这是一次重逢! 1990年的北京,伴随着高亢激昂的《亚洲雄风》,亚运圣火首次照耀神州大地,中国迎来了历史上首个国际性综合运动会。北京亚运会的空前成功,向亚洲乃至世界展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积极向上的中国。2010年的广州,旋律优雅的《重逢》唱响岭南大地,但个人感觉无法超越《亚洲雄风》。开幕式晚会,更多依赖灯光效果,高科技数字化图像作为背景,在变幻的色彩中。

最令我难望的是:180名健儿,在地面1284名操作者和100名技术保障人员的配合下,从观众席正面高达80余米四座八面帆屏上展开了动人心魄的立体表演。这是一次大胆创意、挑战极限的全新尝试,不仅对于亚洲,同样适用于世界。他们在这独特的空间中,或跨越、奔跑,或攀爬、俯冲,容纳了冲浪、登山、游泳、跨栏等诸多体育元素……,展示了中华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精彩地诠释了人类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最终,180余名健儿化作了八只巨大展翅翱翔的雄鹰。飞向蓝天,冲刺未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